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
特色展台
邢窑:穿越古今的“对白”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点击数:
 邢窑:穿越古今的“对白”
本报记者 李冰洁 通讯员 李朝霞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9日   第 10 版)
 
 
     用“陶”和“瓷”制器奏乐,从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兴盛于唐代,而后逐渐被更丰富多样的丝竹管弦淹没于历史长河。
     但是你听,如今的陶瓷也会“唱歌”。
     近日,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内,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红蓼花”瓷乐团的同学们就使用瓷瓯、瓷编管、瓷编磬、瓷编钟、瓷鼓、瓷笛、瓷二胡等乐器进行音乐表演,惊艳了在场观众。
     这些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邢窑研究所、邢台市科技局等联合研发打造的邢瓷乐器,是国家级非遗邢窑陶瓷烧制技艺的创新型作品,同学们演奏起来,真如同与千百年前的古人对话般,将源于北朝、盛于隋唐的邢窑白瓷魅力展示在当代人眼中,让人们感受到邢窑白瓷学问和音乐学问的完美融合,也是邢窑白瓷学问传承与发展的创新体现。
邢窑白瓷的前世今生
      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遗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邢台市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张志忠,跟随他的脚步走入了学院建立的邢窑研究所,了解邢窑白瓷的前世今生。
      邢窑白瓷,兴盛于隋唐时期,是“茶圣”陆羽笔下唐代七大官窑之一,与越窑青瓷并称为“南青北白”。但由于朝代更替、战乱频发,加之细瓷原料的减少,导致元代以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邢窑断烧,只存在于史料文献中。
     “邢台临城县和内丘县交界处有一个村子,叫‘磁窑沟村’。20世纪50年代,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就曾找到这里,推测这里曾是古代烧瓷器之所。”张志忠告诉记者,唐代邢窑遗址究竟在哪里,曾是困扰了中外陶瓷学者很长时间的问题。
     “直到1980年,学者们从临城县境内的墓葬中发现和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一模一样的唐代瓷器,才陆续挖掘出唐代的窑址群。”张志忠说,当时专家们高兴得都睡不着觉,因为这一发现,破解了中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邢窑之谜”,成为中国陶瓷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节点。
     2009年,从临城县第一陶瓷厂工人,到县文保所所长,虽然张志忠与邢瓷打了30年交道,但日常文物工作繁重,深感分身乏术的他选择了退休,带着他辗转拜师、反复实验练就的拉坯手艺来到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任教,成为工艺美术专业特聘教授,一门心思扎进了“恢复邢窑白瓷技艺”的任务中。
来到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邢瓷烧制技艺研究院二楼的一间教室,张志忠神秘地拿出自己珍藏的“宝贝”——一盒看似平平无奇的碎瓷片。“这是隋朝的白瓷碎片,那时候就能烧出这么透亮的白瓷。”他从这盒碎瓷片中挑了一个,举起来对着灯光,手指在瓷片后面晃了几下,光影清晰可见。“你看,这个最薄的,跟玻璃一样!”张志忠像是在夸自己孩子一般,眼中闪着自豪的光。
     张志忠说,他很庆幸曾去到文保所工作,给了他很多机会做邢窑白瓷的考古研究,他给这个薄又透亮的邢窑白瓷起了个名字,叫“透影白瓷”,并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也让“透影白瓷”成为了一个固定的科学术语。
非遗邢窑走进校园
     随着国家对工艺美术越来越重视,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为研究、弘扬邢窑白瓷学问,恢复、创新邢窑白瓷技艺,除成立邢窑研究所外,还建设了邢瓷博物馆和陶瓷传习工作坊。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收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学问遗产名录;2016年,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美术与设计学院专门开设的工艺美术(陶瓷方向)专业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自2020年获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学问传承基地以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的合作共建,紧紧围绕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方面进行建设发展,积极开展邢窑白瓷学问进课堂、进社团、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仅2023年上半年,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就举办了30多次浸润式美育研学活动,46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的邢窑白瓷学问艺术街区,了解陶瓷制作工艺、陶瓷烧制工艺及邢窑白瓷的学问历史。
     孩子们在参观中被邢窑白瓷学问感染着,也在陶艺体验室动手体验,经过张志忠老师引导,制作出自己的邢白瓷拉坯“首秀”。
     “孩子们看我拉坯时,都兴奋地喊着‘孙悟空、孙悟空’。”张志忠自豪地笑着说,这是孩子们夸他的手艺灵巧,瓷土在他的手中千变万化,就像孙悟空72变一样,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瓶瓶罐罐就呈现在眼前。
     “你看,这就是个小水盂。”张志忠托着刚拉好的坯料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也难怪孩子们惊呼“孙悟空”,不看到最后,根本想象不出张老师手中这块泥料最终会变成什么。
     除了让向孩子们展示拉坯技艺外,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还组织了“瓷动力”邢白瓷志愿服务队,把专业的邢瓷学问常识大众化、生活化,通过学生喜爱的互动方式,讲述邢瓷学问发展史、邢瓷美物赏析、邢瓷双语词汇等内容,极大地激发了中小学生们对邢白瓷的兴趣。“瓷动力”邢白瓷志愿服务队开展的学问宣讲系列活动,也成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一项开创性的特色品牌活动,不仅能让优秀传统学问辐射带动地方中小学的美育教育,也为邢窑白瓷学问的传承和发扬贡献了力量。
用邢窑白瓷讲好中国故事
     在校园里,记者还遇到一位“00后”邢窑白瓷创业者孟鑫杨。他本人毕业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美术学专业,拉动学陶瓷和设计的几位同学一起,开了间邢白瓷工作室,“他们负责拉坯,我负责画画。”孟鑫杨笑道。除了邢窑白瓷典型传统器型,以及创新手绘的日用茶具、餐具外,工作室还制作瓷板画、陶瓷文创摆件等装饰品,甚至陶瓷灯具和首饰。每个品类都提供定制服务,包括纹样、造型、用料、尺寸等都可以一对一和设计师沟通,来打造个性化的邢窑白瓷作品。
     工作室的茶台上,几只个性别致的茶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孟鑫杨说,这都是他们自己亲手烧制、绘就的茶杯,每人一个,别有意义。其中一款颜色复杂多样且随意变化的茶杯吸引了记者,随即询问是否为柴烧工艺。孟鑫杨笑着摇头,说这是“绞胎泥”工艺,即把几种掺有不同色料的坯泥糅合在一起,烧成之后就会出现多种颜色相间的、独一无二的纹理装饰。这种变化自然、生动的烧制工艺源自唐代,中间曾失传过,后又慢慢复兴。
     “大家还正在研究透光釉的烧制技术,也就是仿制隋代透影白瓷,已经做了一批,等烧出来看看效果。”孟鑫杨说。这些“00后”年轻人不断钻研传统陶瓷烧制工艺并加以创新的做法,受到了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老师们的高度赞扬,都表示看到他们就看到了邢窑白瓷的未来。
     孟鑫杨和他的小伙伴们不仅对外销售邢白瓷器具、制作定制礼品,还与学校合作,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外出访问、接待来宾、校友联络设计文创产品,共同致力于邢窑白瓷的创新和推广。“条件成熟时,大家还想把作品推广到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用创意邢白瓷设计为邢台代言。”
     最近,孟鑫杨又带着他们的新作品,坐着刚刚开通的高铁来到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摆摊”,在这个陶瓷界的“798”宣传展示邢窑白瓷。“大家希翼通过自己的力量,力争用邢白瓷讲好邢台故事、讲好河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孟鑫杨胸有成竹道。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
教育部
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
高等教育质量检测国家数据平台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泉北东大街88号联系电话:03193650636(评估办)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