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邢师
发布时间:2019-08-22 查看次数: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百年历程(1910—)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是一所经历百余年风雨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10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历经中等师范学校(直隶第四师范学校、河北第四师范学校、邢台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个师范教育办学层次的发展,2002年升格为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兹依照其相应发展阶段先容学校历史变迁。
一、中等师范学校时期(1910—1984)
与中华民族的同期历史相一致,中等师范学校阶段经历了短期的满清统治、国民政府统治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设、学问大革命、改革开放初期等不同历史时期。这八十多年是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发展历史上曲折漫长的艰苦时期,也是奋进的时代,堪称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一)建国前的省立师范学校(1910—1949)
1910年8月24日(宣统二年农历七月二十日),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招收学生50人,由此揭开了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办学历史的第一页。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己任,当时招生区域限于冀南一带,具体范围为顺德府(府治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大名府(府治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广平府(府治在今河北省永年县)和赵州(州治在今河北省赵县)。9月2日(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因新校舍尚未建成,暂借考棚(顺德府旧贡院,位于今邢台市城隍庙西)开学授课。9月20日(农历八月十七日)发布的《本司详督宪奏设四处完全师范学堂一律开学文》予以详细记载:“奏设四处完全初级师范学堂,于天津、保定、滦州、顺德各设一处……以建校工竣颇需时日,饬择借相当之房屋先行开学……顺德校址择定北关旧时校场,划分一半,计地五十余亩,一面绘图估工兴筑,一面仍先借用考棚开学,定名‘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暂派省视学州同衔廪生王用先代理监督(监督相当于校长)”。这一文献刊登于庚戌第十四期《直隶教育官报》。
1911年,学校又招收新生50名,并由大名、定州两处师范归并学生43名。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旧贡院难以容纳。暑假后,学堂搬迁到南关宝寿庵(今邢台市第二中学老校区附近)。这一时期因为流浪在外,办学条件极为简陋,设备更是极为可怜,学生人数只有一百四十三名。当时地方没有高等小学堂,初创时代的学校没有新式学堂生源,所以只好招收旧的常识分子,主要是私塾教师和邑痒生(秀才)。开设课程有修身、教育、读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理化、博物、习字、图画、体操等,既保留了传统学问根基,又和新式教学内容接轨。
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教育部开始推行《壬子学制》,9月发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堂一律更名为师范学校,学校遂更名为“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同年11月,顺德府(今邢台市)北关外河伯祠旁(现学校所在地)新校园落成,学校搬迁至此,有了自己的办学场所。1914年学校又更名为“直隶第四师范学校”。校长燕世奇(1914年—1924年在任),早年留学日本,学术造诣颇深,熟悉近代教育。在他任职期间,不仅重视学校基本建设,对教师的选聘、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视。当时的国文教师薛慎斋和马俊生,英文教师王济尧,算学教师赵绍富,等等,均学识渊博,教学成绩卓著,深受学生拥戴。这一时期学校各项设施完备,为冀南名校。
1925年初,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四师学生加入了邢台中等学校组织的“学生联合会”,接着又加入了“全国学联”。5月,四师学生筹建了“文学会”和“历史研究会”等进步团体,刘宁一(本名史联甲)任“文学会”会长。他们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推销《向导》《中国青年》《语丝》等进步刊物。自此,马列主义思想开始在学校广为传播。1925年11月学校正式建立了党组织。学生运动有了党的领导,进一步走向正确的轨道。
1928年6月,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学校改称“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32年下学期省教育厅派孟宪褆接任校长。孟宪褆原是本校五班毕业学生,后又继续深造,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见多识广,稳重自持,熟悉教育工作。他开放了被原校长胡勤业查禁的图书,不公开干预学生从事革命活动,允许学生自办进步刊物,让学生自己管理伙食,组织学生成立“工读团”“耕读团”,使家境贫寒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得以继续学习。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下,孟校长推行“三杆子”(笔杆子、锄杆子、枪杆子)教育,受到广泛赞誉。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师大月刊》“教育专号”以《先容一个孳孳向上的活学校》为题,全面先容了该校办学盛况。这一时期学校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如国文教师晁哲甫、理化教师张倩玉、史地教师尹梦笔和张一闻、英语教师耿绍武和李养源、音乐教师杨叙九,等等,他们不仅专业精湛,而且思想进步,同情支撑进步学生的正义斗争。
1935年底,邢台简易师范并入,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邢台师范学校”。这一阶段,学校管理体制也发生变动,校长以下设三个机构:教务处、训育处、事务处。各处设主任一人,分别管理教学和学生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当时,学生在校期间的伙食、书籍、制服等费用均由学校供给,教师实行聘任制。
直隶(河北)四师从1910年建校到1937年被迫停办,共计27年,其间经历了满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三个统治时期。学校一些进步师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并在斗争中培养和锻炼了大批优秀人才。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原河南省委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张玺,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乔晓光,书画大师周抡园,著名诗人王亚平,革命烈士王克新、张化南,等等,都是本校“七七”事变前的优秀学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日军大举南侵。河北省教育厅由保定迁到邯郸,再到河南,“派遣主任科员阎**等到大名、邢台两处,将省立男女师范及中学图书一起押运河南郾城,以备应用。教育厅长李**亲赴郾城主持筹备事宜,选定舞阳县北舞渡镇小学为校址。” 学校校长张陈卿和训育主任王信直带领部分师生,将学校全部图书、仪器装乘商震的三十二军军车南迁。学校仅剩二十多名学生和少数教职员工。后来这二十多名学生,经人先容,参加了三十二军某师训练团,随军南下。10月,日军占领了邢台,师生离散,学校停办。
1941年,伪河北省教育厅成立了一所“河北省立邢台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在邢台市西门里原基督教会所在地)。1943年秋,学校改名“河北省立邢台师范学校”。同年增设后师班,招收初中或简师毕业生,学制三年,并附设“小学教师训练班”和“日语教师讲习班”各一个。1945年秋,除“小学教师训练班”和“日语教师讲习班”无招收新生外,其余各班仍按原数招生。学校的体制是:教官、校长,校长之下分设教务处、训育处和事务处。为了培养亡国奴,推行了奴化教育,妄图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与世无争,安于日寇役使的奴才。但是,绝大部分师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甘心做亡国奴。史地教师为了揭露日本篡改中国历史,改变中国版图的罪恶阴谋,常常把学生带到野外,在小河边树荫下席地而坐,谈古论今,把历史的真相和中国的边界如实地讲给学生。教“师范农业”的教师,也常借到田间上课的机会,向学生揭穿日寇鼓吹的“农业中国”“工业日本”的狼子野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4日邢台解放。抗日民主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对旧学校进行接收改造的政策,把这所邢台师范学校接收过来。校址迁到原三女师旧址(现市政府所在地)。1945年10月,政府又决定把晋冀抗日中学(1943年成立,原校址在赞皇县野湖泉村)和太行第六中学(1943年成立,原校址在邯郸涉县)与本校合并,改名为“太行区公立邢台师范学校”。同年,又将邢台公学(原义德中学)合并于邢台师范。
1948年,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邢台师范学校”。同年,学校还在邢台地区首先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由于受环境影响,带有很大的游击特点,但当时师生所表现出来的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听从指挥的严明纪律,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高尚品质,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成为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
(二)建国后的邢台师范学校(1949——198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学校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调整和改造,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规。首先是对办学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由“一切为了战争”,转向了“以培养建设人才”为主的轨道。省教育厅明确了中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小学教师”。另外,教学方式改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突出了“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方针。为了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1951年开始招收中师班。招生对象是初中和初师毕业生,学制三年。首次招生100名,分为两个教学班。从1953年起,每年招收中师学生200名,四个教学班。从1956年起,学校全部改招中师,每年招收6个班,300名学生。这一时期,学校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 狠抓了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培养;二、 加强了音体美各科的教学工作;三、 大力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的七年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学校在这个时期也完成了从“教育为战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转变,基本上走上正轨。这七年间学校风气很好,教师积极工作,学生勤奋学习,领导班子团结一致,上下关系、党群关系、师生关系极为融洽,整个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从1957年初到1966年的十年间,学校也和全国形势一样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在这次斗争中,有10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错划为“右派”的同志,有的被送去劳改,有的被遣回原籍,使本人和学校工作都蒙受很大的损失。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学校师生闻讯后,当天赶赴震中地带(宁晋县耿庄桥),马上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当时灾区房倒屋塌,人畜伤亡,余震频繁。师生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出入在残垣断壁之间,奋力救死扶伤。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师生们白天苦战,夜间露宿,汤水不济,食不果腹,但无一人叫苦,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地区领导的表彰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热情称颂。
从1966年6月“学问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十年期间,邢台师范遭受了一场浩劫,学校受到很大破坏。1966年8月16日,本校学生开始成立“红卫兵”组织,学校的红卫兵和邢台市各学校的红卫兵一起走上街头,横扫所谓“四旧”(旧思想、旧学问、旧风俗、旧习惯)。8月30日,地、市派出1000名代表,分别到邢台师范等11所学校支撑学生的所谓“造反”精神。1968年,邢台师范率先招收工人、农民学员,《光明日报》给予头版头条报道。1972年10月30日—11月18日,学校革命委员会为了落实毛主席“11•24”批示和“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教导,在校党委和驻校军、工宣队的统一领导下,政文科三、四班全体学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共计108人,组织野营训练。自10月30日出发,途经邢台县西皇村、将军墓、路罗、营头、羊范等6个公社、28个大队,历时二十天,行程400余里,于11月18日结束。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挽救学问大革命对学校教育所造成的巨大损失,邢台师范遵照上级指示,做了大量的拨乱反正的工作,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彻底批判了“四人帮”散布的各种谬论,特别是在教育战线上流毒最深的《两个估计》、“常识分子是臭老九”、教学上的“三中心”和工农兵学员要对学校实行“上、管、改”等一系列极“左”观点;二、坚决彻底地落实了党对常识分子的各项方针政策;三、从1977年底开始,学校恢复了“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招收了12个中师班,增招了7个大专班;四、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五、改善了办学条件,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建国后的邢台师范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邢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新中国建立到师专成立,三十五年间,学校为国家培养小学教师9378名,中学教师2735名,培训教育行政干部640名,培训中学教师3171名,为社会各界代培学生763名。总计培养、培训各类人员16687名。其中不少人在社会中担任着重要职务,更多的毕业生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
二、师范专科学校时期(1984—2002)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从1984年6月的河北邢台师范学校升格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经历1996年3月的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教育学院和邢台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合并成立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而成为其后的本科综合类普通高等学校。这一时期学校在师范专科层次的良好运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从而有效的推动学校以后的升本工作。
(一)邢台师范专科学校(1984—1996)
1984年6月2日,经河北省教委批准,国家教委备案,邢台师范学校升格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6月,中共邢台地委派工作组进驻学校,经过组织考核,地委研究决定,任命陈振宇为校长,赵志印任党委副书记,并组建了中层领导班子。1986年初,中共邢台地委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重大调整,调原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姬金锐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调原地区行署教育局副局长边守正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学校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整套办学思想和工作方针,明确了育人标准,通过强化管理、从严治校,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学校整体工作有了长足发展,1984年跨入全国30所先进师专行列。
1987年4月,学校隆重举行了庆祝建校77周年及校友联谊活动,在总结建校77年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经全校教职工反复酝酿,党委会、校务会数次研究,确定学校的校风是“尊师、乐学、团结、创优”。
这一时期学校机构设置主要如下:一是党群系统,办公室(党政合署)、组织部、宣传部、纪检会、团委、工会、老干部科;二是行政处室,办公室(党政合署)、教务处、人事处、总务处、学生处、生产处、计财科、保卫科、行政监察室;三是教学系室,中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地化系、外语系、政史系、美术系、体育系,8个专业系,基础课部、马列教研室、职业技术教研室、教育心理教研室、音乐教研室,5个公共课教研室;四是教辅部门,图书馆、电教馆、卫生所、附属中学、幼儿园。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核心工作围绕教学活动,主要抓实以下方面:第一,完善常规制度与管理。确立十个方面的系统教学管理流程,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1990年5月成立教学质量评估领导小组,推出了考试评估细则。第二,实行从教技能大赛。1991年10月,学校举行了首届从教技能大赛。大赛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其内容包括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即时命题演讲、定时认字、体育技能、文艺技能、班级管理、职教技能、内务整饬、仪表修养等。第三,建立实验学校。1990年2月和7月,建立了两所实验学校与实习基地,即磨窝煤矿子弟学校和沙河市栾卸村学校。第四,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完善,推出了较为定型的适应地方中学需要的职业技术主选修课系列。学校自编五本教材,其中三本被邢台地区选用出版,作为全区职业技术教育的通用教材。第五,深化实习改革。1993年,教育实习改革获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实行“四三二一”系列育人计划。“四三二一”系列育人计划是学校以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导,为培养在师德、师能、师技方面的合格师资而制定的综合育人方案。该计划在对邢台市中学师资现状、农村素质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于1990年9月由校长边守正教授提出并组织实施的。第七,完善考务制度。1993—1994学年度,以考务管理改革为中心,改革考试办法,实行考区系主任负责制,强化了各级的管理职能。第八,采取板块式课程结构。1995年7月,学校印发了《邢台师专试行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讨论稿),学校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系,实行板块式课程结构,把学生在校所参与的教学活动都视为课程,并把课程分成三大块:教学课程、教育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第九,推广普通话工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学生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提出了严格要求,并通过从教技能大赛、艺术节、普通话大赛等活动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1995年11月,举办了首届普通话大赛,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得到这一消息后,通知全省包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教育学院在内的11所师范院校派出推普工作负责人来邢台师专召开现场会。
为促进教学工作,学校加强科研引导。1990年10月29日,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同时,校长办公会决定,实行“四三二一系列育人计划”奖励制度,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研成果进步奖。1990年4月22日,举行了首届科研成果汇报会。1990年11月9日,邢台师专教育科学研究会、邢台师专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1991年4月,学校下发了《关于举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广泛进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宣传;组织力量进行学术课题的研讨,成立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系列活动领导小组”。1991年举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系列研讨活动大会。中央教科所研究员郭笙,中国“陶研会”副秘书长陈秀云,中国“陶研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力学教授、陶行知先生的四子陶城及其夫人陈树新以及河北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的有关同志应邀参加。1992年出版了“四三二一系列育师丛书”,其中包括《初中教学一百问》《中学教学简明教程》《中学班主任工作技巧》等教学工具书。1992年12月,以邢台师专为依托的邢台教育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召开。1993年制定了《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性质,规定了学术委员会的任务、职责和工作程序。1994年5月31日,河北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邢台师专召开,校长边守正任河北陶研会常务副会长。1994年出版了《邢台师专建校八十五周年论文集》。
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学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制订了《教师工作条例》《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和《关于中青年教师提高的若干规定》等8项专项制度,从教师的教学、科研、业务学习提高等方面全面要求。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了“传帮带”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建立起中年骨干教师支援实习基地和青年教师到基层锻炼的制度。学校努力提高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一是将学历层次提高作为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二是重点抓好在职进修;三是强化教师的常规培训。1995年底,学校有教授2人,副教授30人,讲师(包括会计师、馆员、主治医师、工程师)111人。
在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方面也取得明显成就。学生管理方面,主要有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特殊治理月”活动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有1990年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1993年的“纪念毛爷爷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1995年的“双学”(学理论、学英模)活动、“树、守、比、看”活动和“学生书记联络员制度”。后勤改革也有利支撑了学校的工作,1985年,学校被评为省高校后勤系统先进单位,其他如完善承包制度、改善教职员工生活环境、改进管理体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绩。
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又处于文革以后干部人才比较缺乏的年代,所以它为邢台中等教育的发展和干部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发展史上平稳上升的时期。从1984师专成立到1996年三校合并,学校为国家培养和培训近万名人才,其中不少人在社会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邢台的教育和其他各项事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6—2002)
为了加快邢台市教育事业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合理使用教育资源。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教育学院和邢台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合并,成立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学校领导班子正式组成,谷志科任党委书记,边守正任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校经过整合后的教学系(室)达到了十五个:中文系、外语系、政史系、音乐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地理系、生物化学系、体育系、工经系、贸经系、财会系、基础部和马列主义教研室。
为推进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全方位提高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和育人质量,自2000年起,学校实施“五大工程”建设方案:一是学历和学识水平提高工程;二是教学设备和手段现代化工程;三是校园扩建工程;四是文明校园建设工程;五是教育产业开发工程。五大工程建设,从硬件与App两个方面迅速增强整体办学实力。2001年7月25日,国家教育部院校设置专家组对学校整体工作给予肯定,根据河北省高校分布情况,在南部地区建立一所本科院校是非常必要的,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具备了本科院校的要求,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改建本科院校,是切实可行的。
这一阶段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扎实稳步的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代同行:一、明确办学引导思想,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以“育人为中心,教学是主体,管理是生命,政治是灵魂”为工作总体方针,坚持走“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的发展道路,实行养成教育和成才教育双元启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二、科学规划,构建新的学科专业体系,在重点发展本科专业的同时,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造为龙头,全面启动教育类专业改革并增加学科门类建设;三、改革教学内容,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四、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五、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2000年,学校开始与澳大利亚亨姆斯格兰学院合作开设国际商务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采用澳方教学计划、英文教材和考核方式。
为完善科研体系管理,1996年,学校成立了科研管理部门,由此,科研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1997年4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提出了如下科研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强调特色,拓展领域,全面提高”的十六字方针,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二次科研工作会议是在学校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召开的,学校有13个课题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立项,其中,“现代少年”课题组的研究课题《青春期教育及“现代少年”课程的实验研究》通过了国家级重点立项。为了总结十多年的科研工作,1999年底,科研科编写了《科研成果汇编》。
学生工作也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工作。学校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配合与扎实有效的努力,学校的整体育人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素质教育卓有成效。三校合并后的后勤工作,加大了改革的力度。1996年3月,学校强调后勤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同年后期,后勤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总务处设后勤保障总企业,下设6个分企业。1997年8月份在承德召开的全省后勤改革调度会上,学校在原定的10所首批改革试点院校中被列为第一个试点。10月初,省教委、省后勤工作研究会派人到学校就后勤改革进行调研,指出“邢师高专是一个很好的典型”。12月24日省教委及省高校后勤工作研究会组织全省高校领导到校参观引导后勤工作。新校园建设也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1996年三校合并后,学校分为北院、南院、东院三个教学区。面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学校领导以改革的胆略,对学校扩展战略果断作出了重大扩建调整,变“南迁”为“北扩”,并提交市政府批准。1999年8月2日,邢台市长马兰翠等一行6人到学校视察,专门听取了学校校园建设南迁变北扩的方案。8月11日,南迁变北扩方案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顺利通过。由此实现了学校发展变迁至关重要的战略布局。
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时期不仅为社会培养和培训了近万名各类人才,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很多行业,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百年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96年三校合并有力的整合了邢台市高等教育资源,奠定学校由师范教育向综合性高校迈进的基石。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抢占邢台教育制高点,为学校顺利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分别于2000年11月和2002年7月到校视察,均对学校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综合本科高校时期(2002—)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2002年3月4日,学校升格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结束了邢台无一所本科院校的历史,揭开了邢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升本以来,作为邢台高等教育史上的创新、学校发展史上的辉煌,学校机遇和挑战并存。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人牢牢抓住机遇,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勇敢面临挑战,赢得了社会各界有目共睹的认可。2004年,承办全国新建本科高校工作会议,2010年举办了百年校庆,2012年承办了河北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2014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被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小学教育、会计学、英语教育及体育教育四个专业已列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了大家百年传承的历史,为了大家更加辉煌的明天,大家义无反顾的追求着新的风采!!!